春風和煦,艷陽高照,柳枝漸綠,花朵繽紛,一切都告訴我們:春天來了!但是,春季冷暖空氣交匯,天氣多變、忽冷忽熱,適宜多種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,加之人們紛紛外出踏青旅游,頻繁的外界接觸容易使病原在狹小空間里相對傳播。以此,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,尤其是兒童,呼吸道抵抗力相對成人而言要弱一些,容易發生傳染病。那么,春季兒童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?應該如何預防呢?
麻疹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。易感兒童暴露于麻疹病毒后10-14天(潛伏期)后開始發病,俗稱“九日風”。
前驅期3天:出疹前3天出現38℃左右的中等發熱,伴有咳嗽、流涕、流淚、畏光,口腔頰黏膜出現灰白色小點是麻疹的特征性表現。
出疹期3天:病程第4-5天開始出紅色斑丘疹,自耳后、頸部開始,而后軀干,最后遍及四肢、手和足。出疹是患兒體溫更高,咳嗽、聲音嘶啞等呼吸道癥狀更重。
恢復期3天:出疹3-4天后,患兒體溫逐漸恢復正常,皮疹開始消退,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。
麻疹本身并不可怕,但此病可能發生肺炎、喉炎、腦炎和心功能不全等并發癥,如發生在有基礎疾病的兒童身上可危及生命。
麻疹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,傳播性較強,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,未患過麻疹或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易感。我國規定,麻疹疫苗在8月齡初種,但是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,部分兒童麻疹疫苗漏種和免疫失敗,加上麻疹疫苗推廣后育齡婦女多為被動免疫,其胎傳抗體對嬰兒的保護力不足,因此近年來感染麻疹的兒童以8個月以內的嬰兒多見。對此,育齡期婦女加強免疫有助于增加對所產嬰兒的保護力,降低其易感性。
麻疹的治療以抗病毒、對癥支持治療及加強呼吸道管理為主,必要時應加用抗生素治療,出現重癥肺炎或ARDS(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)時則需要呼吸支持治療。
手足口病
多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,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。
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,潛伏期多為2-10天,平均3-5天。急性起病,可有發熱,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,嬰幼兒多表現為厭食、流涎、煩躁、進食后哭鬧嘔吐等;手、足出現紅色斑丘疹(手心足底多見),其后轉為厚壁皰疹,皰疹周圍可有紅暈,皰內液體較少,年幼兒童可在臀部、膝部及肘關節處出現皮疹;皮疹不伴瘙癢,消退后不留痕跡,無色素沉著。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,無發熱等全身癥狀。該病多在一周內痊愈,預后良好。
少數病例(尤其是小于3歲者,以腸道病毒71型感染更多見)病情進展迅速,在發病1-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、腦炎(以腦干腦炎最為兇險)、腦脊髓炎、肺水腫、循環障礙等,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,可致死亡,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。表現為:高熱不退,精神萎靡、嗜睡甚至昏迷,頭痛,嘔吐。易驚、肢體抖動,眼球震顫、肌陣攣、走路不穩或肌無力甚至驚厥。如果出現上述表現,需立即到醫院就診。如果疾病累及心肺,可出現心率快、呼吸急促、血壓升高等表現;如果發生肺水腫,則表現為咳粉紅色泡沫痰、聽診雙肺濕啰音等;如果救治不及時或病情繼續進展,會出現心肺衰竭,死亡率很高。
手足口病患兒不僅可通過密切接觸和呼吸道傳播,還可通過消化道傳播,因此,患兒發病后應隔離2周,以減少疾病傳播。
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-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很強的疾病,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,也可通過接觸污染的用物而間接傳染。未接種過水痘疫苗且未患過水痘的人群對該病普遍易感,部分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兒童依然可以患病,但多數臨床癥狀較輕。
患兒一般在接觸水痘患者或帶狀皰疹患者后2周左右發病,典型表現是中低度發熱,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,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圓形皰疹,24小時后皰液變渾濁,隨后呈臍凹樣結痂,最后痂皮脫落不留色素沉著,如不伴皮膚感染,一般沒有瘢痕。皮疹瘙癢明顯,易破潰,如搔抓則易繼發皮膚感染而留瘢痕。頭面、軀干部皮疹多于四肢,呈向心性分布。多數患兒經對癥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可治愈。少數患兒尤其是免疫低下人群,可出現播散性水痘甚至出血性水痘而危及生命。
水痘患兒皮疹未結痂前均具有傳染性,因此皮疹全部結痂應隔離,一般需要2周。
猩紅熱
猩紅熱為A群溶血性鏈球菌(化膿性鏈球菌)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多見于5-15歲兒童,一年四季都有發生,冬春之季最多發。
猩紅熱潛伏期為2-5天,患兒先有發熱、咽痛,1-2天后出疹,一般1天內皮疹蔓延至全身。典型的皮疹為在全身皮膚充血發紅的基礎上散布著針冒大小、密集而均勻的點狀血性紅疹,偶呈“雞皮樣”丘疹,患兒常感瘙癢。皮疹一般在48小時內達到高峰,2-4天可完全消失,重癥者可持續5-7天甚至更久。皮疹消退1周內出現脫皮,軀干多為糠狀脫皮,手掌足底皮厚出可見大片膜狀脫皮。
猩紅熱的診斷需要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皮疹特點,血常規檢查常有白細胞升高、以中性為主,如咽拭子培養化膿性鏈球菌陽性,則可明確診斷。治療首選青霉素。由于我國化膿性鏈球菌對紅霉素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耐藥率高達95%以上,因此,在患兒對青霉素過敏,可改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,療程7-10天。
在咽拭子培養陰性前,患兒最好隔離休息,避免疾病傳播。此外,感染該菌后可發生免疫變態反應,累及腎臟、心臟甚至關節,雖然近年發生此類并發癥發病率極低,但發病2周后還是應該進行小便常規檢測及復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
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,是由腦膜炎球菌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。傳染源為病人或帶菌者,患病人群以15歲以下青少年和兒童居多,6個月至2歲小孩患病率最高。
流腦的潛伏期是1-10天,一般為2-3天?;純阂话惚憩F為突然高熱、劇烈頭痛、頻繁嘔吐、精神不振、勁項強直、皮膚瘀點瘀斑,暴發型者可迅速出現昏迷、抽搐,瘀點瘀斑迅速增多融合,死亡率極高。
治療流腦,首選第三代頭孢菌素和青霉素,療程7-10天,鋪以對癥支持治療,患兒需要隔離1周。
南通外國語學校附屬尚德尚德幼兒園保健室
2022年02月